近年来,东港区以人民为中心,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高标准规划开展精致城市建设,用“绿色”装点发展底色,城市风貌得到很大改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打造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样板。
产城融合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春寒料峭,挡不住发展的激情。
3月1日上午,东港区2021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有6个项目挖下开工建设的第一铲。
截至目前,东港区已经有12个过亿元项目开工,计划总投资达68亿元,一个个高质量发展“金种子”开启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
一个项目,育一个龙头,聚一方产业,兴一座城市。对于东港来说,重点项目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硬支撑、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更是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升级的“火车头”。
东港区始终把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抓手,去年全区10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8.8亿元,超年度计划56个百分点,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取得新进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快速落地,挺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
“东港要发扬拼服务、拼招引、拼效率的‘拼命三郎’精神,以产业项目建设的‘开门红’,为东港产业振兴播种蓄势聚能。”3月6日,东港区委书记王世波在全区2021年工作动员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发出的“动员令”,透着全区上下抓项目、抓发展的迫切心情,更成为各级招大引强的强劲号角。
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三个文件、三张任务清单,将动员、誓师具化成一个个实战之举,砸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部位。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东港确定了“一个进位、五个前列”的总体目标。“一个进位”即:今年东港在全省县域经济实力排名中提升2个以上位次;“五个前列”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五个方面走在前列。
不断强化的“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意识,成为东港上下抓项目建设的强大驱动力。
东港区钢铁配套产业园区各大企业一派繁忙。投资56700万元的济钢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项目已经投产。从签约落地到项目竣工,一期仅仅用了13个半月,比预期缩短了42天。
“除了安心搞建设、搞经营,其他的事都不用我们操心。”项目负责人说,“东港的干部不仅态度好,效率也高,光办理各种手续就比预计节省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42天工期是如何缩短出来的?关键就在于东港区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周报制度和区、镇街、社区三级纵向攻坚机制,将服务项目关口前置,与时间赛跑,靠前对疫情防控、手续办理、土地清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跟踪调度,精准施策,合力突破。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赢得发展“加速度”,更多的项目保持高效推进。来自东港区发改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东港区10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8.8亿元,超年度计划56个百分点。
老城焕新 打造高品质生活样板
近年来,东港区下足绣花功夫,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聚力有智慧、有颜值、有品质的精致城市建设。
一条条崭新、舒适、红绿相间的城市绿道,犹如延展在金色沙滩边的彩虹。阳光海岸绿道的建成,实现了“市民和游客的脚步慢下来,城市的品质升上去”,市民置身其中,可以观海听涛、休闲健身。把绿道与体育赛事、休闲康养等产业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滨海旅游功能,日照的海边变得更美、更舒畅、更开放。
既有烟火气,又有时尚范,东港区一个叫“海曲印象文化广场”的项目,摁下了老城区再绽芳华的重启键,满足了日照居民对老城区更多的期待。
曾经,这里是老城改造的“困难户”。2016年,按照日照市的统一部署,作为驻地区、主城区的东港区,立下了“三年攻坚、五年收官”的军令状,决定用三年时间完成城中村拆迁,五年完成全部改造任务。
这样一片好不容易拆出来的炙手可热的黄金地段,应该如何开发建设?“这个片区的开发建设,承载着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对老城区更新改造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厚望,对于提升老城区品质、焕发城市活力和重振老城雄风具有重大意义,决不能简单地一建了之。”王世波认为,城市更新的核心,是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
于是,一个既带“时尚范”,又有“老城味”的规划设计方案,经数易其稿的反复打磨后出炉了,而且还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海曲印象文化广场”,众多公共文化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镶嵌其中。
海曲印象文化广场的建设摒弃大拆大建的思维,精心塑造“宜居、宜业、宜创”的高品质之城、幸福之城、活力之城、未来之城。充分挖掘历史底蕴,海曲广场、海曲印、海曲图书档案馆、海曲坊等一个个体现海曲元素的公共文化项目在这里布点,延续海曲文脉,凝固城市记忆。
在老城,随着改造的不断升级,以海曲印象文化广场为原点,“创新的灵魂”正在源源不断地注入“传统的肌理”,全新的产业布局和经营模式雏形已显。传统与时尚互为交融,高端与特色互为补充,集众创、孵化、园区化运营于一体,多元化与梯度化的空间搭配,成为老城未来发展的一大期待。
楼宇经济 竖起一座“空中开发区”
这里是日照中央活力区,站在远方高处眺望东港城区近海这片区域,天地相交的一条轮廓线上,正在凸起更多高楼的剪影。
狭长的黄金岸线云集着9栋税收“亿元”楼宇、上百家国内知名企业的总部或分部、近千家创新型高端服务企业,东港区正在竖起一座“空中开发区”。
安泰国际广场、日照中心、海韵广场、远大中心等先后崛起的现代化楼宇项目,共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新天际线。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在城市形态不断提升、新业态新产业加速布局中,东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上生长”,日益攀高的楼宇综合体成为东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一大发力点。
与不断攀高的商贸商务楼宇、综合体一起崛起的,是城市形态的升级、业态的更新,以及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星级酒店、时尚公寓,融时尚生活、文化、艺术为一体的一个个现代建筑,展现着东港多姿多彩的一面。
尽管东港楼宇经济已具规模,但该区在推动产业集聚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动能,加装新“引擎”。通过“腾笼换鸟”“培大育强”,KOL创意产业园、智信中心、海曲科创中心、鲁班科创大厦、数字影视创意产业园等一大批主题园区脱颖而出,更多楼宇跻身“亿元俱乐部”。
“扶持政策好、经营环境好、服务质量好。”提起进驻鲁班科创大厦的原因,深圳市特艺达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负责人说。
作为搭建城市建设优质平台的重要载体,鲁班科创大厦不仅拿出了差异化“零房租政策”和企业贡献扶持、高管人才奖励、总部企业落户补贴等扶持政策,还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场所、“一条龙”的专业服务,吸引更多年轻人、创业者扎根日照。
绿水青山 精致与美丽相得益彰
东港区结合城市特色,坚持“小而精”建设理念,建成城区“口袋公园”和“口袋绿地”,均衡绿地分布,努力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在公园建设过程中,东港区不断丰富生态绿化方式,深化公园绿地文化内涵,既强调整体,又凸显特色。东港区住建部门在规划设计上秉承着公园绿地建设与开放式改造、拆迁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闲置地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旨在为市民打造更加舒适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精致东港,不仅体现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上,对于全区整体的生态环境,东港更是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精致东港”与“生态东港”相得益彰。
2020年10月,东港区成功跻身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榜单。这是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等荣誉之后,东港再次获得的一张国家级重量“名片”。
建设生态文明,从来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一场全方位的发展方式变革。一边背负“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在增加”的重“包袱”,一边要跨进“空气质量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高“门槛”,PM2 . 5平均浓度达到34微克/立方米,“东港蓝”是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近年来,东港打响“蓝天保卫战”,以80.6%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赢得了更多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在清新的空气背后,是东港区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有些看似伤筋动骨的“减”,减掉的其实是拖累发展的牵绊和隐忧。唯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发展的空间。关停整治畜禽养殖户、库区移民搬迁,启动环日照水库水源保护与生态建设,打造756万平方米环库林带,配套建设3个入河口湿地群落……为守护好一湾碧水,在环日照水库生态建设上,东港既做水污染的“减法”,又做“绿色”的“加法”,保证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
从东港区的发展中,我们能看到蝶变的故事和样本。
(通讯员 卢立平 叶飞 庞远栋)